有一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很长的时间,我一直都想坐下来,用文字的方式好好的梳理一下我的思路。昨天提前完成了计划完成的工作,也许今天是时候了。

问题很简单:我觉得我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,我是否应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?

这个简单的问题里面包含有很多的未知的因素横旦其中: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有成功的可能,我也不知道其效果如何,我也不知道我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。如果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,这个问题其实也比较容易解决:和老板讨论一下,然后花点时间做个research,或者写个demo,看看可行性,然后和所有的组员讨论一下。这样我和所有的组员一定会有更清晰的概念。可惜,这个世界不完美。我去年的时候面临一个一模一样的问题,我请求老板批准一些时间让我试试一个新的测试方案,我没有拿到。后来我把圣诞节的假期时间全部拿来写程序去实现我的想法,东西出来了,不完美,但是可以基本实现我的预期,我拿出来想和大家讨论,没有任何的回应,我后来再花自己的时间改进,在和老板见面的时候做了一个的demo,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彻底的否定—-她甚至还没有看我做的东西就否决了,在我解释说是我用的是我的的业余时间之后脸色稍微缓和,勉强看完了demo,没有提任何问题,然后告诉我她希望大家用现在在用的方法完成就可以了。我可以继续用我的业余时间做类似的research : “this is good, but we have standard to follow” — her original words.

我反省了很久,我理解到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别。她有她的理由,按照standard的处理方式,时间可以控制,如果人力资源不足,招新人就是了。按照我的方式,没有人有经验,充满了未知的风险,是一种不可控的状态。做成了,对她而言好处并不明显,不成,坏处太多。我能理解她的选择。如果我处于她的位置,我大概也会同样的采取比较保险的方式 — 我无从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,但是这是我从她那里得到的感受。我已经尝试了足够多次试图去推荐一些不同的做法,我听到只有否定,否定和否定。如果是从技术上指出来我的问题倒也罢了,但是不是。在我看来,讨论这种可能性的大门已经关上。我已经没有任何的必要再尝试–所以这个我问题变成:我为什么而工作?

我知道自己的见识不足,自己的经验不够,所以我自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。但是我也知道,我如果想要有足够的经验,足够的见识,唯一的道路就是多做,多想,多写,一句话:实践出真知。这个世界没有捷径,永远没有。要达到我想象的高度,我需要付出代价,所以我的问题现在变成:我自己是否需要冒险?

所以“格局”这个词出现在我脑子里面。

格局,在我看来,就是一个人眼界的极限和挑战这个极限的勇气。这个眼界的极限决定了他能够到达的事业的极限 — 当然,很多人连看到的极限都没有走到,他们仅仅是看着而已。如果我满足于简单的接受命令,局限于别人给出的选项,没有自己的思考,永远不尝试新的方向,我未尝不能活得好,但是如此的后果就是我的格局也就永远超不出别人规定的范围。

我喜欢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,任何问题。在我自己否定自己之前,我需要打破任何其他人对我的否定。

又或者,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:不要考虑那么多哲学问题,我遇见了一个技术问题,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就好了。其它的,都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,仅此而已!